茵心情重

人生的每一段戲,每一個傳奇,全因有您...嘗盡生命的悲與喜,慶幸能保持真我,活出自己...深信沒有您的支持及欣賞目光...和剎那的陶醉與感動...何來有我!!或許我只是您深情的代言人!...

愛上了由黃偉文填詞、葉德嫻主唱的「如果沒有您」

26 May, 2009

告別中環 - 下一站灣仔 09年02月17日


(一) 營商環境
搬離中環的決定,由開始構思,到最後當機立斷,經歷了接近半年的時間。2008年實際上是開業多年生意最好的一年,就算在下半年突然出現的經濟不穩定,到最後的金融海嘯亦不是主要導致要急於搬的原因。真正要決定搬走是基於從客人口中(無論是本地、外資、各種規模、不同行業)聽到的負面訊息。他們對前境失了信心,跟本上對前途一點「方向」也沒有,只知道大氣候是惡劣,營商環境會差……未來一定要裁員節省開支,培訓人材這些「太平盛世」的開支將大大減少。思前想後多晚沒法預計未來公司將會出現的變化,但這時中環的業主竟然還要「加租」,心想為甚麼還有人「落井下石」與時代脫節!回顧過去的幾年,感謝各方厚愛,不同的客人均願意讓小妹在他們公司做培訓的工作,「忙碌」加「充實」,但奈何真的筋疲力盡,亦可藉著這大氣候的轉變,重新定位,為自己未來的工作量、時間的付出作認真的評估。正因為面對搬寫字樓的大決定,為自己生命的「優先次序 - Priorities」重新釐定。

(二) 重遇舊愛
我是一個很難改變環境的人,坐在中環舒服的寫字樓中根本不想踏出半步,害怕要去找一個新的環境,重頭開始。偶然去到灣仔,再一次遇上「舊愛」。這裏的舊愛是「軒尼斯道99號」一幢有玻璃幕牆的寫字樓。上一次中環寫字樓加租時已經有看過此大,亦十分喜歡它交通的方便、簡單大方的大堂及全玻璃的寫字樓。奈何兩年前因不想搬走便放棄了這座大。今次再一次見到它,感覺很好。灣仔雖然不及中環「商業」但勝在人流密集。心想終於可以離開「美心集團」旗下的各大酒樓,開心到不得了。較為喜歡灣仔不同風格的各式美食、豐儉由人。再加上大的正前方是「修頓球場」,可算是有很大的空間感,寫字樓雖然細少,但可算是「光猛大房」。最重要是我的感覺很好!就這樣決定搬走!

(三) 大屋搬細屋
原來短短的五年,中環的寫字樓已經累積了這麼多雜物,今回大屋搬細屋,再加上灣仔寫字樓不再度身訂做入牆傢俬,現成的傢俬又怎可能充份利用每一吋空間...... 到最後只有(一)依靠外面的迷你倉、(二)送到垃圾堆填區。幸好有Irene及Connie的相助,把整個寫字樓的東西,最後「濃縮」到約六十個紙皮箱送到灣仔新寫字樓去。而我卻用了約一星期的時間去檢查、評估、懷念、決擇我身邊的每一件物件的去留。痛罵自己為何要積累這麼多「身外物」,當時為何有這麼差的品味買這麼多劣質的「毛公仔」、「紀念品」、「信紙」、「文具」等……落下毒誓未來一年不能再買以上任何一項的物品!

(四) 融入環境
出乎自己的意料,今次竟然可以在搬到新地方的第三天便有回家 - Feel At Home 的感覺。或許真的不是環境的因素,而是自己心情的平?...... 回憶五年前搬到中環,面對不知明的工作前途、感情世界翻天覆地,當日可以多月坐在空無一人的寫字樓內發呆、「入定」...... 沒有計劃、沒有信心、沒有方向...... 今次,人成熟了,身邊得力的同事全心全意的協助,我再不感到孤獨一人。新寫字樓沒有當日中環開幕的盛世,當日接近百人到賀,有四十多個花籃、植物、蘭花也有十盆以上……很熱、風光。今天只是靜悄悄的搬入灣仔,但我卻感到異常的平安。這一份平安來自五年來辛勞工作換回的自信。我再不需要一個「投資五十萬」的寫字樓去證明自己的能力,去給別人一個印象我是「成功」的,而獨自開展業務是英明的決定。亦為了「充撐」著這個「排場」令自己成為了為「業主」打工的奴隸!偶然聽到一位「信主」的朋友一句話:「為上主而勞力還情有可原,為業主而賣命是否藉得?」好一句提醒的精句。


(五) 大好前途
2009年將是一個風急浪大的一年,前境如何我也不作預計及擔心,因為心底知道自己做的工作能力多少已經有目共睹,亦明白在最困難的日子也有公司會清楚培訓員工的重要性,及在人手精簡的環境下又怎可以不加添力量多作培訓,所以我相信工作是會繼續有的!反而因2008年決定報讀了教育學系的博士課程,再一次回歸校園真不容易。特別是修讀一科從未認識的「終身學習 - Life Long Education」,所以決定每週三均放假一天去香港大學用功學習。在圖書館過大學生的日子!

(六) 期望...... 心底話
過去多月不少好友也問及我與ICC的前途問題,我只知道上天安排給我的每一個工作機者,我會依然欣然接受、全力以赴……不作任何比較、不去懷緬過去,又不憧憬將來。若您們路經灣仔,想到這個新的小天地一,無任歡迎...... 「雖無美酒迎賓客,尚有香茶款親朋!」 祝各位牛年以平常心面對一切...... 接受、享受生命的不同變數。

回家 07年05月06日

離開教會一段頗長的日子,近一年才積極的再每星期日望彌撒,實在是走了一段頗迂迴的心靈路。還記得頓悟的一刻是0六年年頭出席一老人家的喪禮。她是我敬重的老人,有生之年活得極之豐盛,曾去過俄羅斯、歐洲、絲綢之路、印度等地,她去的方法不是「豪華團」。知道她於六十多歲還背著重重的背囊去聖彼得堡、風塵僕僕的去西藏、上拉薩等地。最近五年因老伴中風,伯母只可留守家中照顧丈夫,諷刺的最後捱不住的不是世伯,而是伯母,或許困在家中、不能吸入世界各地的自然空氣才是伯母的致命原因。

悼念會在教堂舉行,我已經多年沒有去教堂了,今次卻為了見伯母的最後一面去了,這一所頗為偏遠,而設計別樹一格的教堂。一步入此教堂,已經有強烈「重臨舊地」的感覺,原來我真的到過此地,是廿多年前,一朋友的女兒出世,竟然找了我這個懶惰的人作為這女嬰的受洗代母(Godmother),簡直是不可思議,依稀還記得我婉拒朋友說:「在天主教中代母角色十分重要,我是負責帶領代女去到上主的跟前,但我真的和上帝不是太熟,我又不去聖堂,更有時研究其他宗教,我真的怕有負所托」。奈何朋友已決定人選便只得盡力而為。不過過去廿年真的沒有試過一次帶「代女」去過聖堂,轉眼間代女已經入大學了......

言歸正傳,上一次去此教堂是慶祝新生命的誕生,今次重遊舊地是記念伯母豐盛的人生,在生與死之間,我再一次站在主的面前。我已是四十六歲了,除了因為是天主教徒入了一間知名的天主教學校外,對天主教教義真的一點也不明白,只記得在大學上了一課宗教哲學堂,除了強化了自己「不信主」的既有立場,什麼知識也沒有增加;但一直以來都深信是有一個極大的力量在主宰著整個宇宙,這股力量叫做什麼並不重要,重要是我深信它的存在,而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尋找的過程。但因為我是天主教徒,年輕時也跟母親去過聖堂;到中學時也有參與教會的活動,便以為自己已認識這個教會的一切,所以長大後,跟本沒有讓自己去深一步認識天主教;相反地,反而會去聽佛教的道理及禪師的分享。

當天在追悼會中聽到神父講起伯母豐盛的一生,很感受到上帝的愛在暖暖的保護著衪的兒女,沒有一個被遺忘,只是作為子女的忘記了父親的愛,不去為衪的慈愛作出應有的回應。我像聽到衪的召喚:「回來吧!您已疲倦了,這裡是您可安心的家!」

我感到很「觸動」為什麼我一直都是浮浮沉沉,內心不斷追求那「虛無縹緲」的愛,而每次只換回傷痛及失望。人世間根本沒有無條件的愛,人根本上是做不到,只有上主的愛、基督的愛才可以這麼偉大及無私。

那一刻我不在掙扎,只是默默的許下諾言,「上主,幫助我可以成為一個可以明白、接受您教義的信徒」在衪的跟前我才可以完完全全的放下「自我」,從回衪的大家庭;從那一刻開始,我的心浮現出一份很大的自在!像聖經中的浪子回頭,浪子在外面漂泊了很久,終於回家那一刻,見到在門口迎接自己的老父,父子二人四目相投的一刻,話不用多說,但心是多麼的實在......多麼的溫暖!回家,真是好的感覺!

五一的澳門 07年05月02日

昨天是五一勞動節公眾假期,竟然在電視機看見澳門的遊行、暴亂、甚至警員向天開槍,真心痛這塊本來純樸的土地,變成民怨高漲的是非地.我不是澳門人,基本上連一兩條澳門的街道名稱也講不出來,只可以講出 :「西南」、「聖地牙哥」、「主教山」、「文華東方」、「木偶」、「黑沙灣」等旅遊點給的士司機,這便勉強可以不斷重遊兒時熟識的舊地。澳門最牽動我心的是「南灣」,那一段有點彎曲,一旁種了高樹屹立在河邊的長堤路。多年前,總是吃過了晚飯便施施然慢慢的行這段浪漫的路。一面行感受著涼風,隱約看到帶黃的河水在流動,頭頂的樹葉在輕舞著,交織成一幅很幽雅的西洋畫,特別望到那些葡萄牙式的豪宅,更感到自己像身在異地。但這美境已不復當年,自從有了觀光塔,不是傳來陣陣很吵耳的「勁舞」音樂,便是那刻意把塔照得光亮的射燈,把整個南灣污辱了。

我會形容澳門是小家碧玉,散發著那點脫俗的氣質,但它從來不是奪目耀眼的鑽石,若說香港是東方之珠,(對我而言實在是太大的抬舉),我反而覺得澳門是收藏在書香世代家庭的一塊家傳寶玉,不是翡翠,是懷玉,是有歷史、有深度,有靈氣......但近年賭業的興旺把澳門這個小美人,大大變了身。像把一個清麗的小家碧玉電了一頭曲髮,塗了誇張的眼影和口紅,更迫它換上閃閃亮的舞衣,那些過氣台灣歌星很有台型才穿得起的華麗服飾。可惜真的不合身份,而困在這豪華衣飾下的澳門人,開始透不過氣,那些珠光寶氣不適合他們的氣質之外,更扼殺了他們原有的特性,澳門變了像三流歌舞團中的小舞女!

我希望見到澳門幽雅、脫俗的一面,或許我是自私不想它變得燦,但我深信,所有真正愛澳門的人,欣賞是它過去的「淡素娥眉」,別樹一格的嬌媚。回歸七年,澳門人最大的遺憾是失去了本來的一塊寶玉,換回來的是千千萬萬支人工化、不停閃亮、紅紅綠綠的寬紅燈。別再騙人說這些是更好的美鑽,因為這一切只是道具,正如永遠穿戴在醜婦身上的鑽石必是超級大粒,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把看官的眼光暫時引開,不用因看著醜婦而反胃過來!真是十分懷念回歸前的澳門!